关于188金宝搏 产品中心
咨询热线:

0759-2277968

联系我们CONTACT

188金宝搏·(中国)官网入口
邮箱:yumiaoshengchan@126.com
手机: 18933806223
电话:0759-2277968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东方二路121号

销售中心

当前位置: 主页 > 销售中心

如何理解“新物种发现”?从广西等地发现三个鱼类新物种说起188金宝搏

发布时间:2024-07-26 22:12 点击量:

  近日,笔者注意到,新华社、浙江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上海海洋大学科研人员在广西发现的三个中国特有的鱼类新物种:绿斑爬岩鳅、珠鳍爬岩鳅、汉霖细齿黝。这一发现被广泛报道,并被认为是中国鱼类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然而,新物种的发现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应如何认识和解读这类频频发布的新物种消息?与小编来一起温故一下。

  众所周知,我国西南部地区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据报道,近日,上海海洋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期在广西中部至云南西部的山溪中发现了绿斑爬岩鳅,这是一种长相奇特的鱼类,身体呈深绿色,有斑马一样的黑色条纹,可以像圆盘一样吸附在石头上,当地人形象地称其为“绿斑马”。经过DNA测序,研究人员发现该物种与已知最接近物种的遗传距离达到5.20%,远超同类群多数已知物种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所以就被确定为一个新物种,命名为“绿斑爬岩鳅”。

  在调查绿斑爬岩鳅分布范围和种群生存状况时,研究团队在云南和广西交界地区还发现了一种形态类似“秉氏爬岩鳅”的鱼类,其胸鳍上有一串串珍珠般的颗粒,与别的地区种群明显不同。通过DNA测序,团队确认这一物种与“秉氏爬岩鳅”的最小遗传距离达到11.15%,遗传分化程度非常高,接近属的分化水平,因此命名为“珠鳍爬岩鳅”。

如何理解“新物种发现”?从广西等地发现三个鱼类新物种说起188金宝搏官网

  此外,上海海洋大学的李晨虹教授团队还在广西发现了沙塘鳢科一个中国特有的新物种“汉霖细齿黝”,这是继“钝吻细齿黝”之后,该团队发现的细齿黝属第二个新物种。为了纪念我国著名鱼类学家、上海海洋大学伍汉霖教授,该物种被命名为“汉霖细齿黝”。

  笔者查看了有关论文,尚未看到原文,大概率可能包括了本文附录中的第一篇文章。这里面涉及到的“Beaufortia”就是爬岩鳅,是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吸鳅科(Gastromyzontidae)的鱼类。它们通常被称为爬岩鳅(hillstream suck-loaches),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淡水流域,尤其是那些水流湍急的河流和溪流中。这些鱼类有独特的适应特性,比如强有力的吸盘,可以帮助它们紧贴在石头和其他基质上,抵抗水流的冲击。

  新物种的发现无疑是科学研究中的一大亮点,表明我们对自然界的认知在不断深入。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新物种的发现并不直接等同于“生态环境变好了”。过去几年来,笔者注意到,许多媒体在报道此类新闻时,往往容易过于乐观地解读,认为“新物种的发现是生态环境改善的标志”。但,事实上,新物种的发现更多的是反映了科学家们在探索和研究中的不懈努力,以及技术手段的提升,而不一定=环境变好了。(注:本文并不是特指最新的这则报道,而是指过去长期以来的一种普遍的现象。)

  所以,我们主张:生物多样性传播、媒体报道应实事求是188金宝搏官网。上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环境经济与社会政策委员会委员王豁在接受中国环境报报道时候就对此分享了观点,参见《中国环境报》在2024年7月17日发布的《物种频繁“上新”意味着什么?》一文。

  (一)当然,首先要肯定的是,新物种的发现,是科学进步的体现,也是研究人员努力的成果。新物种的鉴定,与科技进步、国家和地方的科研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投入呈正相关。特别是随着环境DNA(eDNA)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有了显著的提升。

  比如,环境DNA(eDNA)技术通过分析环境样本(如水、土壤、空气)中存在的遗传物质(DNA)来识别生物种类。这些DNA片段来源于生物体的皮屑188金宝搏官方网站、粪便、尿液等物质,通过分析这些遗传物质可以检测到过去或现在存在的物种。这种方式,能够检测到难以用传统方法发现的稀有或隐匿物种。科学家可以在水体、土壤等环境中检测到那些难以捕捉的物种的遗传信息,从而发现新的或稀有的物种;

  又比如,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利用DNA、RNA和蛋白质的序列信息来研究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进化关系。这些技术可以通过比较物种的基因组信息,识别和分类新物种。它能帮助科学家,能够精确区分遗传相似的物种,帮助识别那些在形态上难以区分的物种。就像本文中提到的三个物种的鉴定,就跟这类基因技术的使用有关。(案例:通过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科学家能够发现新的细菌、真菌或植物物种,这些物种可能在传统的分类学方法中未曾被发现。)

  (二)不过,媒体在报道新物种发现时,应保持客观和审慎,避免过度解读、泛化等同,不必在解读上急着把“发现新物种”=“生态环境变好了”。因为这类泛化的宣传可能会误导公众,使人们误以为生态环境已经得到了充分改善,而忽视了仍需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科学研究需要时间和积累,新物种的发现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背后可能隐藏着尚未被揭示的生态压力和环境威胁。因此,媒体报道、生物多样性传播,从原则上来说,应实事求是,既要肯定科研人员的成果,也要揭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特别是全球当前正在面临着难以逆转的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的趋势。

  联合国的报告指出:如今有1,000,000个物种面临灭绝威胁。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急剧丧失,当前全球应对措施不足;恢复和保护自然,需要“变革性变化”。图片来源:联合国

  (三)在某些情况下,新物种的发现可能的确与生态环境的变化有关,也有可能无关,但有时候也可能恰恰相反。

  例如,生态恢复项目、减少污染、保护区的建立等都可能为新物种提供了适合的栖息环境。但,这需要更多的研究和长期监测来确认,因为一个地方记录一个从未在当地记录过的新物种,也可能由于迁徙、适应性变化或其他多种原因导致的。

  新物种的发现可能与环境变化并没有关系,因为新是人类主观强加的概念,并不全面客观反应实际生态情况;可能物种一直都在,人类发不发现,它们都在,人类发现了,传播是为了向人类世界宣告这一新闻。

  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存在一个可能性:是由于其他地方的环境变差了,导致物种迁徙到这个地方,从而使得该地出现了以前从没有过的某个物种。比如如果某个地方湿地破坏了,迫使遗鸥不得不另外寻找找一个新的环境来生存,那么在新的地方记录到以前从未有过的这种鸟类,是否意味着这个地方的当地环境变好了呢?显然——未必。

  (四)新物种在一个地方的的发现,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就拿此次发现的绿斑爬岩鳅、珠鳍爬岩鳅、汉霖细齿黝来讲,这些鱼类主要生活在山溪、急流水域,它们的生存依赖于清洁、流动的水环境。因此,保护这些新物种的生境至关重要。在进行水源地建设、或是矿泉水公司建设取水基地、或是防洪水利工程项目时,必须考虑到这些新物种的环境影响评估,哪怕它们尚未被列入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

  特别是“爬岩鳅”这一类鱼,顾名思义,它们活泼的性情和在急流水中活动的特点表明,它们对水环境的要求极高,任何水质污染、或水流改变、甚至是河底硬化,都有可能对它们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进行相关项目规划时,必须进行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估,以确保这些新物种的生存环境不受破坏。

  从几个新发现的物种的名字看,顾名思义,绿斑爬岩鳅、珠鳍爬岩鳅、汉霖细齿黝,它们的栖息地可能是荒野河流/溪流。在激流中生存的鱼类,可能上下游不宜建各种大工程;建议保护好生态连通性、保护好原生境(荒野河流/湿地生态系统)。

  一个案例是,比如,以前中国新闻周刊曾经发布的轰动一时的《“河底‘抹水泥’硬化河道、云南大理苍山五溪生态治理惹争议”》报道中的案例,为了防洪、将自然的底栖环境破坏掉、硬化掉,就是忽略了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令人唏嘘。而诸如这类的生境,可能恰恰是类似于“爬岩鳅”、“细齿黝”这类土著鱼所需要的生存环境。

  由于缺少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这类巨额投资的河底“抹水泥”的操作,结果是一种“三面光”的硬化河道,改变了“会呼吸”的自然河道状态,弊大于利。上图:水泥硬化完成后的黑龙溪。图:中国新闻周刊

  但当前的一个困境是,目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往往是以“国家重点野生动物/植物保护名录”中所列的国家重点一级/二级保护物种为重要参照系的。而新物种,由于发现为时不久,往往不会被列入保护名录。(笔者看到的唯一一个破例,是印尼的一种红毛猩猩——达巴奴里猩猩(Pongo tapanuliensis),前几年刚发现不久、也就是刚被鉴定为一个新物种,就马上被列为了“极度濒危”。为什么呢?有一定的特殊背景——当时科学界此举是为了应对当时印度尼西亚的一个水电工程可能带来的栖息地破坏)因此,在重大环境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很难考虑到对它们这些新记录的物种的保护需求。如何解?希望听到读者们的高见。

  (五)新物种的发现,为公众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通过科学认知的普及,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自然界的丰富多样性,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言归正传。虽然总的来说,发现新物种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可喜的进展,但还是需要结合其他生态环境指标和长期数据来全面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不宜简单地将“某个地方发现新物种”解读为“该地生态环境变好”,营造出一种可喜可贺的氛围,从而放松警惕、疏于生态保护与治理。

  所以说,新物种的发现是科学研究的一大进步,但我们应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正确解读这一发现的意义。媒体在报道时应实事求是,不宜泛化宣传。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和保护,确保新物种及其生境不受破坏。通过正确的生物多样性传播、客观的科学认知、公众教育,来推动生物多样性的主流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认清形势,一起努力,减缓生物多样性的急剧丧失。

  遗传距离(genetic distance)是衡量不同生物种群或个体之间基因组序列差异的指标,通常以百分比或其他数值表示。它通过比较DNA或蛋白质序列的差异来计算,数值越大表示种群或个体间的基因差异越显著。遗传距离广泛应用于系统发育学、种群遗传学和新物种鉴定等领域,通过帮助科学家构建进化关系树、研究基因流动以及鉴定新物种。

  在上文提到的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DNA测序发现,绿斑爬岩鳅与已知最接近物种的遗传距离达到5.20%,而珠鳍爬岩鳅与“秉氏爬岩鳅”的最小遗传距离达到11.15%。这些数值远超同类群多数已知物种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因此被确定为新物种。

  分化(Differentiation)是指在生物种群或个体之间,由于地理隔离、环境变化或其他因素,基因组、形态、行为等方面逐渐产生差异的过程。这些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导致种群间的遗传特征和生态习性发生显著变化,可能最终形成新的物种。分化涉及遗传、形态学、生态和行为等多个方面的变化。

  分化过程中的遗传分化指的是种群间的基因频率变化,形成显著的遗传差异。形态学分化表现为体型、颜色等外部特征的变化,而生态分化则涉及种群对不同栖息地或资源的适应。行为分化则体现在交配行为、社会结构等方面的不同。这些分化现象有助于解释物种的形成和生物多样性的起源。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旨在评估和预测拟议项目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包括空气、水质、土壤、生态系统等多个方面。这一过程从确定评估范围和重点、收集和分析环境数据开始,接着预测项目实施后的可能影响,并评估这些影响的严重性和持续时间。特别是,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BIA)作为EIA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注于评估项目对动植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确保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通过制定相应的缓解措施和管理计划,并在过程中征求公众意见,EIA帮助确保项目在实施前能够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

  EIA的核心步骤包括筛选和确定评估范围、基线调查、影响预测与评估、制定缓解措施和管理计划,以及编写报告和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尤为重要,它关注项目对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并提出保护措施,以维持生态平衡。通过这些步骤,EIA不仅帮助决策者全面了解项目的环境风险,还确保在项目实施中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Q1】在新物种发现后,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的时间滞后,会如何影响实际的环境保护措施?如何提高这一过程的效率,以便更及时地保护新发现的物种及其栖息地?

  【Q2】新物种的发现是否应当引发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全面审视?如何利用这些新发现来推动对区域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的策略,而不仅仅是针对个别物种?

  【Q3】如果每次新物种发现都被报道为“生态环境改善”的标志,这种夸大的宣传是否可能掩盖潜在的环境问题,并误导公众和政策制定者忽视实际存在的生态威胁?

  【Q4】如何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更好地考虑尚未列入保护名录的新物种,以确保这些物种的生存环境在环境建设项目中得到有效保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